胃病越来越消瘦怎么办呢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胃病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消瘦,其主要原因包括食欲减退、营养吸收障碍以及长期的慢性炎症对身体的消耗。需要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调整饮食习惯,以改善消瘦状况。

1.胃病引起体重下降的原因:

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会导致胃黏膜损伤,降低胃部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影响热量摄入。

萎缩性胃炎可能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足。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发胃部不适和食欲减退,同时也与维生素缺乏相关。

恶性疾病如胃癌也可能表现为持续的体重下降和明显消瘦,需要特别注意。

长期胃病患者常有饮食习惯改变,如刻意减少饭量以避免疼痛,这也是消瘦的因素之一。

2.改善体重下降的措施:

针对病因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用规范的抗生素根除疗法;对于胃部炎症,可通过抑制胃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缓解。

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每天4-5餐,优选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如米粥、鸡蛋、鱼肉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辛辣食品和烟酒。

增加蛋白质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可选择牛奶、豆制品以及优质瘦肉。

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以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B12、铁剂及其他营养素。

规律作息:保持睡眠充足,避免长期压力和熬夜,这些因素可能恶化胃功能。

3.注意事项:

如果伴随严重症状如黑便、呕血、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排查潜在问题。

避免自行长期依赖止痛药或胃药,因为部分药物可能掩盖病情或加重消化道问题。

若体重下降非常明显且无法通过饮食调节恢复,应警惕是否存在慢性疾病或者代谢异常。

消瘦是胃病可能带来的一个重要信号,在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的同时,应尽快明确病因并接受正规治疗,以防止进一步的健康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