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来源包括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
喝足够的水: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软化粪便和促进肠道蠕动。
避免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卷心菜、碳酸饮料等,这些可能加重腹胀和放屁。
控制高脂肪和油炸食品摄入,这类食物会减缓胃排空速度,加剧胀气。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时进餐:固定时间用餐有助于形成规律的肠道节律。
缓慢进食:过快进食会吞咽过多空气,加剧打嗝和腹胀。
坚持适量运动:如每日步行30分钟,可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
远离烟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功能紊乱。
3.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若腹胀伴随明显疼痛或排气困难,需警惕肠梗阻、胃肠炎等。
长期便秘可能提示肠易激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
如经常反酸打嗝,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出现体重快速下降或大便带血,应考虑是否存在肿瘤或炎症性肠病的风险。
4.药物治疗:
可短期使用导泻剂,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但不宜长期依赖。
如果有顽固性胀气,可适当服用西甲硅油帮助减少肠道气体。
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对于改善胃肠动力不足导致的症状可能有效。
若上述方法未能缓解,或者症状持续加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