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控制高脂、高糖或过于油腻的食物摄入,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大便稀烂。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调节肠道蠕动,但要注意逐步增加,避免过量导致腹胀。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这些可能引起胃肠道黏膜刺激,加重症状。
每餐少量多餐,每顿饭不要吃得太饱,以减轻胃肠道的消化压力。
2.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饭后避免立刻剧烈运动,而是静坐或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食物消化。
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如快走、慢跑或瑜伽,提高胃肠道血流供应。
减少精神压力,长期焦虑可能导致胃肠激惹综合征,从而出现消化不良和排便异常。
3.医疗评估与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并伴有体重下降、贫血、黑便或明显腹痛,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或其他胃肠道疾患。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胃镜、结肠镜或相关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针对具体原因可能开具益生菌制剂、胃肠动力药物或酶制剂等药物,帮助恢复胃肠功能。
需要意识到长期的胃肠功能紊乱若未得到有效干预,会影响营养吸收与身体健康,务必尽早进行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