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义:颅眶沟通性肿瘤是指同时侵袭颅内和眼眶的肿瘤,常见于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和表皮样囊肿等。这些肿瘤可能起源于颅内然后扩展到眼眶,或者起源于眼眶然后扩展到颅内。
2.症状:病情表现因肿瘤具体位置和大小而异。
视力障碍:由于肿瘤压迫视神经,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
眼球突出:肿瘤在眼眶内生长,可导致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
头痛:肿瘤侵入颅内部分,可能引起持续性头痛。
神经症状:包括面部麻木、复视、瞳孔异常等。
3.诊断:需要综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
磁共振成像(MRI):提供详细的软组织对比,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范围和性质。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用于评估骨质改变和肿瘤钙化情况。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评估视功能受损程度。
4.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位置和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制定。
手术: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以减轻症状和防止进一步扩散。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或术后残留病灶。
化学治疗:对于某些恶性肿瘤,可以使用化疗药物控制肿瘤进展。
5.预后:预后与肿瘤类型、大小、侵袭程度及治疗效果有关。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颅眶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通常较为复杂,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