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血管瘤类型:血管瘤主要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大类型。毛细血管瘤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的红色斑块,部分病例在出生时即存在,其他则在出生后几周内发展。海绵状血管瘤则多见于皮下组织,表现为柔软的蓝紫色肿块。
2.发病率:大约10%的新生儿会出现血管瘤,其中早产儿的发病率更高。女性婴儿的发病率是男性婴儿的三倍。
3.生长和退变:多数血管瘤在婴儿期迅速增长,达到最大体积后进入稳定期,再在数年内逐渐退化。约80%的毛细血管瘤会在10岁之前完全消退,而海绵状血管瘤的退化速度较慢。
4.治疗方法:对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小型血管瘤,可采取观察等待的方法。若血管瘤影响到重要功能或存在溃疡、出血等情况,可考虑药物治疗如口服β-受体阻滞剂、局部注射硬化剂或激光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5.并发症:虽然大多数血管瘤是良性和自限性的,但某些病例可能导致并发症,如溃疡、感染、出血甚至心脏负担增加等,需特别关注和及时处理。
尽管血管瘤常见于婴幼儿,多数情况下可以自然消退,但如发现血管瘤迅速增长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