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常规检查:通过分析尿液成分,可以检测出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肾脏疾病等问题。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pH)、比重、蛋白质、葡萄糖、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多个指标。
2.血液检查:主要用来评估肾功能,常见项目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电解质(钠、钾、氯等)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FR)。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肾脏是否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波可以显示肾脏、膀胱和输尿管的形态和大小,帮助诊断肾结石、肿瘤、囊肿等。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能提供详细的横断面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观察肾脏结构和发现异常,如肾肿瘤、肾结石等。
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肾脏及周围组织的影像,用于复杂情况的进一步诊断。
4.尿路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泌尿系统在X光下显现出来,能够详细展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的形态和功能情况,适用于诊断先天性畸形、阻塞或狭窄等问题。
5.尿培养:用于确定尿路感染的具体致病菌,并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泌尿系统疾病,以维持健康。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长期憋尿,避免滥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