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骨折初期(急性期):骨折发生后的前48-72小时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疼痛。这一阶段主要以冰敷、休息和固定为主,以减少出血和肿胀。此时使用膏药可能会影响伤处的清洁和观察,不利于及时处理潜在问题。
2.骨折中期(修复期):随着肿胀逐渐消退,骨折部位开始进入修复期。这一阶段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促进骨骼愈合。若无明显感染或伤口,部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膏药可在医生建议下适量使用,以帮助缓解疼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骨折后期(康复期):骨折恢复接近尾声,正处于功能恢复阶段。此时,可以结合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膏药,有助于减轻持续的僵硬感和不适感。同时,适当按摩和热敷也能提升疗效。
骨折后的处理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自行用药或使用膏药。在骨折初期尤其应谨慎操作,以免加重病情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