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体温调节失衡:人体正常体温维持在36.5°C至37.5°C之间。当外界气温过高时,体内热量难以通过皮肤散发出去,导致核心体温升高。如果体温超过40°C,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2.脱水与电解质失衡:高温环境容易导致大量出汗,从而使体液和电解质(如钠、钾、氯等)丢失。脱水会降低血容量,影响循环系统效率,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和恶心。
3.血压变化:高温导致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这也会导致头晕。血压骤降还可能会引起晕厥,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
4.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出现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头晕和恶心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高温应激反应的一部分表现。
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活动,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尽量待在阴凉或空调环境中。另外,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如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使用冷敷等,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