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火疖子是一种皮肤感染,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破溃后,正确的消毒处理非常重要,以防止伤口进一步感染。
2.碘伏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活性碘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与传统的碘酒相比,碘伏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较小,更适合用于开放性伤口的消毒。
3.使用碘伏时,可以将其直接涂抹在破溃的火疖子上,每天1-2次。消毒前,应先清洁患处,将脓液和污物轻轻擦拭干净,然后再涂抹碘伏。
4.在使用碘伏消毒后,可根据需要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持清洁,同时避免外界污染。如果伤口较大或有大量脓液,建议每天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在火疖子愈合期间,还应注意增强免疫力,包括合理饮食、充足休息和适当锻炼。避免挤压或搔抓伤口,以免导致二次感染或延缓愈合。
需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如出现红肿扩散、疼痛加剧或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