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要成分是小檗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火炽盛导致的口舌生疮、牙痛等症状。
2.石膏:主要用于清热泻火,为矿物类药材。富含硫酸钙,具有强大的清热作用,尤其适用于高热烦渴、口渴喜饮等胃火旺盛的表现。
3.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效果。栀子中的次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的火热之气,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心烦失眠、口苦等症。
4.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能。芦根煎汤可缓解因胃火亢盛引起的口干舌燥和咽喉肿痛。
5.淡竹叶:性味甘寒,能清心火、利小便。其有效成分包括硅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适合用于心胸烦热、口渴尿赤的情况。
这些药物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个人体质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最佳疗效。在选择药物时,必须遵循医生或专业中医师的指导,避免盲目用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