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评估症状:
当出现明显的移位时,需要首先评估是否伴有疼痛、肿胀、红肿或其他不适症状。
检查移位的程度和范围,确认是否影响面部功能。
2.局部按摩和调整:
轻度移位可以通过专业医师进行局部按摩来尝试将玻尿酸重新分布至正确位置。
如果玻尿酸量较少且无严重不适,可以观察几天,注意避免过度摩擦和挤压注射部位。
3.使用透明质酸酶溶解:
严重移位或伴随不适症状时,建议使用透明质酸酶(玻尿酸溶解酶)进行溶解处理。
溶解过程中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根据具体情况计算所需酶剂量,确保安全有效。
4.防止感染:
在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感染治疗,特别是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时。
5.后续护理:
溶解后需继续观察数日,确保玻尿酸完全吸收,无残留及再次移位现象。
遵循医嘱进行必要的冷敷或其他护理措施,以减轻肿胀和不适。
玻尿酸注射前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确保材料质量和技术水平。注射后若出现异常情况,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