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液失衡:在透析过程中,大量体液可能迅速从体内移出,尤其是当超滤过快时,会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大约20%至30%的透析患者可出现这种情况。
2.心脏功能不全:透析患者中常见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冠心病等,可能影响心脏泵血能力,使得血压容易下降。据统计,透析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许多慢性肾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会影响血管调节能力,导致透析中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4.药物影响:一些降压药和扩血管药物可能在透析过程中影响血压稳定性,导致低血压发生。统计数据表明,约有15%至20%的透析患者长期服用此类药物。
5.热反应:透析液温度过高可能引发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通常建议透析液温度维持在36.0°C至37.0°C,以降低此类风险。
6.电解质失衡:钠、钾等电解质的不平衡也可能在透析中引发血压波动,调整电解质浓度是缓解此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透析中低血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系统和因素。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此类事件,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