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临床评估: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是否有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历史,以及是否出现相关症状如发热、头痛、焦虑等,来初步判断感染的可能性。但仅依靠这些并不能确诊狂犬病。
2.活体检测:
唾液检测: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唾液中的狂犬病毒RNA。
皮肤活检:从颈部毛囊提取皮肤样本,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寻找病毒抗原。
脑脊液分析:检测脑脊液中是否存在病毒特异抗体。
3.死后检测:
对于死亡病例,通常使用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大脑组织,以便确认是否感染狂犬病毒。这是最准确的检测方法。
4.血清学检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但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已接种疫苗者的免疫状态评估,而非初步诊断。
尽管目前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即时诊断测试,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仍是防止发病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在被疑似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