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撤离寒冷环境:立刻将患者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尽量减少受冻部位继续暴露在寒冷中,以防止冻伤加重。室内温度可保持在20℃至22℃以帮助升温。
2.逐渐复温:使用温水(37℃至40℃)进行浸泡,持续20至30分钟,直到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并有知觉为止。切忌使用热水、火源或者直接用干热物品,如电热毯,来复温,因为过快的加热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组织损伤。
3.避免摩擦:不要按摩或搓揉冻伤部位,因为这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组织损伤。正确的做法是让受冻部位自然复温。
4.就医观察:即使轻度冻伤也建议专业医疗评估。特别是如果冻伤面积较大或出现水疱,应及时就医,由专业人士处理和护理。
5.预防感染:如果皮肤破裂,应用无菌敷料包扎,防止感染。在伤口愈合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敷料。
初步处理后,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疼痛、麻木持续、发热或深色斑块,需立即就医。合理的应急措施能帮助减轻损害和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