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源性猝死常见的原因是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这些情况要求在数分钟内进行复苏,否则患者大脑可能会因缺氧而受到永久性的损伤。研究表明,若能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3-5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生存几率可提高至50%-70%。
2.在医院外发生的心源性猝死,若没有目击者,患者的生存率通常小于10%。在有旁观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下,生存几率可提高两到三倍。
3.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普及使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数据显示,若能在心脏骤停后迅速使用AED,尤其是在第一时间内(3-5分钟),生存率能够明显提升。
尽管心源性猝死的自然病程凶险,但通过培训公众掌握心肺复苏术以及在公共场所广泛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