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原理:纳米机器人的尺寸极小,可以在体内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靶向递送药物、切割DNA或直接破坏癌细胞等方式进行治疗。
2.靶向性:纳米机器人拥有高精度靶向能力,能够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专门攻击癌细胞,从而减少传统化疗的副作用。
3.可控性:通过编程或外部控制,纳米机器人可以根据需要执行特定的任务,如药物释放、活检、甚至实时监测。
4.研发进展:目前,部分纳米机器人已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可喜效果,但在人类应用上仍需进一步临床试验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5.安全挑战:需要解决可能引发的免疫反应、生物兼容性和毒性等问题,以确保在人体内的长期安全使用。
尽管纳米机器人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普及尚需时日。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克服技术和安全性上的障碍,使其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