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机制:
免疫治疗:增强或激活免疫系统的能力,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消灭癌细胞。例如,PD-1/PD-L1抑制剂帮助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
靶向治疗:专注于癌细胞中的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以干扰其生长和分裂过程,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针对某些癌症的特定蛋白质。
2.应用范围:
免疫治疗: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癌症,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靶向治疗:通常针对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症,如EGFR突变的肺癌或HER2阳性的乳腺癌。
3.副作用:
免疫治疗:可能引发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肠炎或内分泌功能紊乱。
靶向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问题、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
4.治疗持续性:
免疫治疗:有时可产生长期免疫记忆效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靶向治疗:疗效可能会因为癌细胞的耐药性发展而逐渐减弱。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和局限,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