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皮肤损伤:烧伤直接破坏了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暴露于外界环境。损伤的皮肤无法有效地保留体内液体,使得血浆更容易渗出。
2.炎症反应:烧伤后机体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和细胞因子等。这些介质增加了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血浆成分更容易通过血管壁渗出到组织间隙。
3.血管渗透性增加:烧伤部位的高温可直接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进一步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推动血浆中的水分、蛋白质以及其他电解质向周围组织渗出。
4.渗出液体量与烧伤程度有关:一般情况下,烧伤面积越大、深度越深,血浆渗出的程度也越严重。这不仅导致局部组织水肿,还可能影响全身循环稳定性。
烧伤后及时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对于维持血液循环稳定和防止休克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烧伤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风险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