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UTI):尿路感染是导致小便产生恶臭的最常见原因。细菌进入尿道并繁殖,会导致尿液中含有硫化氢和其他挥发性物质,产生明显异味。尿路感染常伴随尿频、尿急和排尿疼痛等症状。
2.膀胱炎:膀胱炎也是一种尿路感染,但更集中在膀胱部位。此时小便不仅会有恶臭,还可能出现血尿以及下腹部不适。
3.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芦笋、大蒜和咖啡等,能够对尿液的气味产生影响。摄入这些食物后,尿液中可能充斥着一些特定化合物,导致短暂的异味。
4.肝肾功能问题:如果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被正常处理和排出,可能导致尿液中残留有毒物质,进而引发异味。这通常与肝脏或肾脏的损伤或疾病有关,需要特别注意。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若代谢失调,会形成酮体,这类化学物质可使尿液具有水果般的香甜味,不过同时也伴随身体激素和糖分的异常。
6.性传播感染(STI):诸如淋病和衣原体感染等性传播感染也可导致尿液有异味,尤其是在症状发展的早期阶段。
当尿液出现恶臭且长时间不退去,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饮食变化、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