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确定病因:急性肾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肾前性因素(如脱水、失血)、肾内性因素(如肾小管坏死、肾小球肾炎)和肾后性因素(如尿路阻塞)。找出具体原因能够指导合适的治疗。
2.监测指标:血清肌酐浓度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标志,正常范围一般为男性0.6-1.2mg/dL,女性0.5-1.1mg/dL。尿酸水平的正常范围通常为3.4-7.0mg/dL。超过这些范围的数值表明存在代谢废物的积累。
3.液体管理:如果患者处于肾前性急性损伤,应重视液体补充,避免脱水,但须谨慎控制摄入量以防止液体过载。
4.药物调整: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或加重急性肾损伤,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某些抗生素。在必要时,需调整或暂停使用这些药物,并根据情况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
5.营养干预:减少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同时保持低盐饮食以控制血压和电解质平衡。
6.透析支持:在严重情况下,若发生电解质紊乱、容量超负荷或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可能需要采用透析疗法来帮助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综合以上措施,通过对急性肾损伤后血肌酐和尿酸升高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注意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