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眼周穴位: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可用食指轻柔按压,每次5秒,重复10-15次。
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用拇指或食指按揉,每次5秒,重复10-15次。
承泣穴:瞳孔正下方、眼眶下缘处,用无名指轻轻点按,每次3-5秒,重复10次。
2.面部引流方向:
从鼻翼两侧沿着颧骨下缘向耳垂方向轻轻推按,有助于促进面部淋巴回流,每个方向按摩10-15次。
沿着下颌骨曲线,从下巴中间往耳朵方向轻揉,每次重复8-10次。
3.其他有助缓解水肿的位置:
迎香穴:鼻翼两侧法令纹处,用指腹按压,每次5秒,重复10-15次,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太阳穴:位于外眼角延长线上、眉梢与眼尾之间,用指腹轻揉,每次10秒,重复5-8次。
4.饮水习惯调整:
避免睡前大量饮水。研究表明,睡前2小时内过量饮水可能会增加夜间液体滞留的风险。
每日饮水总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左右,并注意分时段均匀补充。
如果通过按摩和生活方式调整后症状仍未缓解,需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肾脏功能异常或过敏反应等,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