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胃排空和消化过程
人体在睡眠期间虽然新陈代谢减慢,但胃部会继续缓慢消化之前摄入的食物。一般情况下,人体在进食后约4至6小时,胃内容物基本被排空。如果晚餐时间较早或消化较快,次日清晨胃内可能已经没有食物残留,导致空虚感。
2.低血糖水平
随着夜间的持续禁食,血糖水平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机体会消耗储存的能量来维持各器官的功能。在清晨,低血糖可能刺激饥饿相关的神经通路,让人感到胃部空虚。
3.激素变化
清晨时,饥饿素分泌水平往往升高。饥饿素是一种由胃分泌的激素,可刺激食欲并引发饥饿感。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在清晨有所波动,这也可能影响空虚感的强度。
4.饮食习惯因素
如果前一晚的晚餐过于清淡、营养不足,或者缺乏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就可能导致饱腹感维持时间更短,更容易在早晨产生空虚感。
5.胃部敏感性
有些人的胃壁对内部的压力变化更为敏感,当胃内容物减少时,会表现出更明显的空虚感。
6.可能的健康问题
偶尔的空虚感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频繁伴随其他症状,如胃痛、反酸、嗳气等,可能需要考虑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的可能性。
若清晨出现的空虚感让人感到不适,可通过调整晚餐时间、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和避免过度饥饿来改善。注意确保饮食均衡,有助于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