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化疗药物
化疗是肠癌术后最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用于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特别是在Ⅱ期高危和Ⅲ期肠癌患者中应用广泛:
5-氟尿嘧啶(5-FU):与亚叶酸钙联合使用,是传统的基础化疗方案。
卡培他滨: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与静脉注射的5-FU作用相似。
奥沙利铂:通常与5-FU或卡培他滨联合组成FOLFOX或CAPOX方案,用于提高治疗效果。
伊立替康:在某些病例中可以作为联合化疗药物使用,尤其是在转移性肠癌中更为常见。
2.靶向治疗药物
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晚期或复发性肠癌患者,是个体化治疗的一部分:
贝伐单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达到治疗目的。
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仅适用于未发生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
瑞戈非尼: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标准治疗无效的晚期患者。
3.支持性用药
支持性用药可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白细胞减少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恶心呕吐的患者可使用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或阿瑞吡坦。
贫血患者可能需要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或铁剂。
针对神经毒性副作用(如由奥沙利铂引起),可以使用维生素B族药物或其他神经保护剂。
术后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所有治疗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与治疗反应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