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粥样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脂质在动脉壁内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动脉变窄或堵塞。虽然消融手术用于治疗某些心律失常,但对于粥样动脉硬化,这种方法并不适合。
2.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常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延缓或防止斑块的形成。还可能使用降压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严重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常用方法。这些手术通过恢复动脉血流来改善症状并降低心梗风险。
4.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调整、增加体育锻炼以及戒烟都是管理粥样动脉硬化的重要部分。有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粥样动脉硬化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介入手段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而不是消融手术。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