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轻度狭窄患者可能多年无明显症状,而重度狭窄者则可能较早出现严重症状。
2.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速心肌缺血的进程。相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缓病程。
3.药物干预在管理心肌缺血中起到关键作用,如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阿司匹林减少血栓形成等,这些措施可显著延长稳定期,减缓病情进展。
4.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恢复血流,从而改变病程,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心肌缺血是一个可能长期存在的健康问题,其病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积极的治疗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显著改善病情并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