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常见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时,会导致血液进入肠道,经胃酸消化后呈黑色。
非甾体抗炎药或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损伤: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进而引起出血。
癌症:胃癌或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表现为黑便,但癌症仅是黑便发生的原因之一。
2.其他常见非出血性因素
食物或药物影响:铁剂、铋剂(如治疗胃病的铋剂)及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会导致黑便,但这种情况不会有血腥味。
某些食物:如动物血制品或深色食品,如蓝莓、甘草等,也可能使粪便呈现深色。
3.其他疾病
血液疾病:某些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疾病可能引发内出血,从而导致黑便。
其他少见病变:如梅克尔憩室、克罗恩病等,也可能伴随黑便。
4.鉴别诊断的方法
病史采集:需关注是否有慢性胃溃疡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大便潜血实验:可以帮助判断黑便是否因出血引起。
胃镜或肠镜检查:对于疑似消化道疾病者,内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和位置。
出现黑便时,需考虑个体的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其他体征表现。例如,年轻人可能多与溃疡或食物有关,而老年人则需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