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帮助减少血栓形成。
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有助于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流。
2.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采用低脂、低盐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控制体重:保持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内(18.5-24.9)。
戒烟:吸烟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加重心肌缺血。
限制酒精:适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单位,女性不超过一单位。
3.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无法缓解症状,可能需要考虑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通过支架植入恢复血流。
心肌缺血的管理应根据个人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定期随访和监测是确保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