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核心体温在36.5°C到37.2°C之间。体温调节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当体温低于35°C时,被认为是低体温状态。
2.低体温可能导致体内代谢速度减慢,由此影响心脏的泵血能力。这种变化会导致全身供血不足,进而引起血压降低。
3.温度对血管的直接作用:体温降低会导致血管收缩,这种收缩一般是适度的,以减少热量散失。过度的血管收缩可能导致局部或整体血液流动受限,从而导致血压降低。
4.症状表现:低体温和低血压同时出现时,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率减缓等症状。有时这种现象可能伴随着其他健康问题,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功能不全。
如果体温持续偏低并伴有血压下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因为这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注意保暖和适当的衣物选择可以帮助维持正常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