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出汗的原因:
在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的血容量会增加至原来的120%-150%。分娩后,这部分多余的血液需要重新分配或排出,而出汗是其中一种方式。
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迅速下降,会直接影响到皮肤温控功能,导致出汗增多。
2.出汗特点:
多发生在产后的数周内,对应产褥期的时间段。
出汗多集中在夜间,即通常称为“盗汗”。这种现象通常在哺乳期较为明显。
气温升高、环境不通风或者覆盖过多衣物时,出汗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3.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汗液长期停留引发皮肤感染。
不建议因为害怕受凉而过度捂汗,这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甚至中暑。
如果出汗伴随虚弱、头晕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排除是否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
产后出汗是身体自然调节的结果,不影响健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即可,无需特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