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行为疗法:
骨盆底肌肉锻炼:也称凯格尔运动,通过反复收缩和放松骨盆底肌群来增强其力量,改善尿控能力。建议每天进行至少三次,每次10-15分钟。
尿急训练:通过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使膀胱容量增加,减少尿频现象。初始目标可设定为每2小时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
生活方式改变: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含咖啡因和酒精饮品、避免在活动前大量饮水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尿失禁症状。
2.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等,能够缓解膀胱过度活动,减少尿急和尿频症状。
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通过放松膀胱平滑肌,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尿频和尿急。
局部雌激素治疗:对于女性,局部使用雌激素可能有助于改善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尿失禁问题。
3.手术治疗:
尿道悬吊术: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悬吊尿道周围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增强尿控能力。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适用于严重尿失禁患者,通过植入人工装置控制尿流。
注射疗法:如尿道周围注射聚合物材料以增加尿道阻力,改善尿失禁情况。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术后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较高,但通过综合疗法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