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脱水:肠炎常伴随腹泻和呕吐,这些都会导致身体大量流失水分。当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时,尿液中代谢废物的浓度增加,从而使尿液颜色变深。正常情况下,尿液主要由水构成,占比大约在95%左右,剩余部分为尿素、电解质等。当水分减少时,尿素等物质的相对比例增高,使尿液颜色加深。
2.黄嘌呤类色素:尿液的黄色通常来源于胆红素的代谢产物——尿胆原。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影响这些物质的代谢和平衡,加之脱水使得这些色素在尿液中的相对浓度增加,因此尿液呈现更加明显的黄色。
3.饮食和药物: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加深。例如,胡萝卜素摄入过多或某些补充剂(如维生素B族)也可能使尿液变黄。在肠炎期间,若服用抗菌药物或者其他治疗药物,也可能影响尿液的颜色。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有助于缓解因脱水导致的尿液颜色变化。如果肠炎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咨询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