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母乳性黄疸定义: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由于母乳中某些物质影响导致婴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的状况。这种情况通常在出生后的一周开始出现,并可能持续到2-3个月。
2.成因:母乳中可能含有抑制婴儿肝脏处理和排泄胆红素的成分。但这种黄疸一般是良性的,不会对新生儿造成长期伤害。
3.饮食建议:一般来说,母乳性黄疸不需要母亲改变饮食习惯。继续正常的均衡饮食可以确保母乳质量和母亲的健康。
4.喂养建议:继续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更好地适应和代谢胆红素。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应咨询医生以获得进一步指导,而不是单纯依赖调整饮食来解决问题。
5.监测与医疗建议: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者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措施。
母乳性黄疸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持续喂养和定期观察自然缓解的,不必过于担心,也不需特别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