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在坐立姿势改变时血压波动较大。这种波动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眩晕。
2.药物影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过快。在体位变化时,尤其是从坐到站立的位置变化时,可能出现暂时性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
3.体位性低血压: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即在从卧位或坐位突然过渡到直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导致短暂的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
为了减少坐立时的眩晕,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缓慢改变体位,并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如果经常出现眩晕,应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