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体温调节
感冒时,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应激反应,释放炎性介质,使体温上升以抑制病毒繁殖。洗澡时,水温刺激皮肤的热敏感受器,导致血管扩张和散热功能增强,从而引发身体自主出汗。
2.血液循环加速
无论是用热水洗澡还是稍凉的水,都会暂时改变皮肤表面的血液流量。热水洗澡时会促进血液循环,而冷水会导致短暂的毛细血管收缩,随后反射性地扩张。此过程可以提高新陈代谢,进一步导致汗腺分泌增加。
3.体表温差
洗澡后的环境温度与湿度通常不同于浴室内。当从湿热的浴室转移到较凉爽的房间时,皮肤表面可能迅速感受到温差,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误以为身体过热,触发排汗以平衡体温。
4.身体应激状态
感冒期间,全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更高。洗澡作为一种轻微的刺激,配合血管改变,更易诱导汗腺活动。
洗澡时要注意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洗完后及时擦干身体,换上干净衣物,避免着凉以防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