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正常睡眠时间范围
成人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建议,超过10小时的睡眠属于较长时间,一般不符合健康人群的需求。
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具体为9-11小时。但超过12小时仍可能提示异常。
2.可能的原因
生活方式相关:过度劳累、昼夜节律紊乱(如倒班工作)、缺乏规律作息可能导致睡眠时间延长。
疾病因素: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心理或精神疾病可能导致嗜睡。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内分泌或代谢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导致夜间睡眠质量差,进而白天补偿性睡眠增多。
药物副作用:某些抗抑郁药、镇静剂等可能引起困倦。
3.健康风险
长时间睡眠与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关,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早逝风险增加。
睡眠过多与大脑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可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集中困难。
4.需特别关注的人群
老年人:需要排除年龄相关的睡眠变化或可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长期过度睡眠者:应检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或心理健康问题。
过多的睡眠并不一定是单纯的休息需求,可能反映出潜在的健康问题。定期监测睡眠习惯,并与日常活动、健康状况结合分析,有助于预防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