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识别和调整负性思维模式,逐步恢复对日常活动的兴趣。
人际心理治疗:侧重于改善社交关系,通过积极的人际互动帮助缓解抑郁症状。
正念疗法:通过练习正念冥想,提高对当下的觉察力并减少情绪波动。
2.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快感缺失。
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药,通常需要4-6周才能观察到明显效果,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3.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改善精神状态。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慢跑,可促进体内多巴胺和内啡肽分泌,提升愉悦感。
健康饮食:优先选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全谷物及新鲜果蔬的饮食,避免过多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
4.强迫性参与活动
即使对活动缺乏兴趣,也可尝试制定每日计划并强迫自己参与低难度、低压力的任务。例如,完成简单家务、散步、与亲友聊天。这可以逐步打破“无兴趣-不行动-更抑郁”的恶性循环。
5.社会支持
寻求专业机构或支持团体的帮助,与他人交流相似经历能带来情感上的支持。
与亲近的家人和朋友沟通自己的状况,适当表达需求,以减少孤立感。
6.避免诱发因素
减少接触可能加剧抑郁情绪的外界刺激,例如持续压力、毒品或酒精滥用。
尽早寻求帮助并采取积极措施,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