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环境变化
熟悉的睡眠环境包括固定的光线、声音、气味等条件。更换地点后,这些条件发生改变,例如灯光位置不同、周围噪音不熟悉或床铺柔软度不一致,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应,导致难以入睡。
2.大脑的警戒机制
在陌生环境中,大脑会保持一种较高的警戒状态。这是一种演化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以防止潜在危险。这时,大脑半球可能会出现功能不对称,其中一侧活动水平较高,使得整体睡眠质量下降。
3.昼夜节律紊乱
睡眠受生物钟调控,而生物钟由昼夜节律决定。如果睡觉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发生变化,例如跨时区旅行或改变时差,新环境的时间信号(如光线)未能与体内节律同步,会导致暂时性的睡眠障碍。
4.心理压力或焦虑
换地方时,可能会伴随某种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感。例如,对新环境的不熟悉、旅行疲劳或对未来事件的担忧,都可能加重睡眠困难。
5.睡眠习惯干扰
一些人在熟悉的地方有特定的睡眠习惯,如枕头高度、被子的厚薄或入睡前的仪式性行为。当这些习惯无法延续时,也容易引发睡眠问题。
对于长期受到此类问题困扰的人,可以尝试带一些熟悉的物品,比如枕头或毯子,以增加熟悉感;还可以逐渐调整作息时间以适应新环境的昼夜节律。在新环境中尽量保持安静舒适,减少光线和噪音对睡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