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情绪
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加剧焦虑和抑郁感。
呼吸训练:采用深呼吸法,每次吸气大约4秒钟,保持2秒,然后缓慢呼气6秒钟,每天练习10-15分钟,可减轻身体紧张感。
放松训练:尝试渐进性肌肉放松法,从头部到脚部依次收缩和放松肌肉,有助于降低身体的应激反应。
2.改变认知
合理化思维:学会分析压力来源,将无法控制的因素接受下来,集中精力解决可控部分。
替代负面想法:当出现“我做不到”这样的念头时,可用“我可以尝试一下”来代替,运用积极语言强化信心。
制定目标:将复杂任务分解成小步骤,逐一完成,有助于减少无助感并增强掌控感。
3.行为干预
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可提高脑内内啡肽水平,从而改善心情。
社交支持:与亲密朋友或家人倾诉压力,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够显著缓解孤独感和焦虑。
培养兴趣:从事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或园艺,不仅能转移注意力,还能带来心灵上的愉悦。
如果上述方法仍然无法缓解心理压力,应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以最大限度维护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