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疾病,通常与神经化学失衡、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压力和个人心理特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大约20%的青少年存在某种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严重的抑郁症患病率约为5%-8%。
2.未经治疗的抑郁症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并可能反复发作。据统计,在未接受干预的情况下,抑郁症状自行缓解的几率较低,仅有少部分患者能在6个月内完全恢复。而即使症状有所缓解,潜在的心理创伤和易感性仍然存在。
3.抑郁症不仅影响情绪,还可能伴随躯体症状,如疲劳、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数据显示,青少年中自杀是第二大死亡原因,而抑郁症是其主要诱因之一。
4.针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和学校支持等综合干预措施。研究显示,经过科学干预,80%以上的患者可显著改善症状,其中50%-60%能够完全康复。
5.社会支持系统也至关重要。家长、师长和朋友的理解与关怀能够帮助青少年获得安全感,增强治疗的效果。但要避免忽视症状或将其简单归因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因为这可能延误诊治时机。
青少年抑郁症需要科学应对,不宜寄希望于自愈。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以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