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疾病特点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高涨(躁狂)和情绪低落(抑郁)交替出现为特征的心理疾病。在抑郁期,患者可能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对活动失去兴趣,而在躁狂期则可能精力旺盛、思维加快但缺乏判断力。如果情绪波动未被有效治疗,会对日常工作和社交产生显著影响。
2.治疗的重要性
规范治疗是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约50%-70%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如情绪稳定剂)和心理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情绪症状并维持长期稳定。通过规律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可以尽量减少疾病复发带来的困扰。
3.工作能力评估
是否能够从事某种工作,与患者的情绪稳定程度、认知功能状态及工作类型密切相关。例如:
疗效稳定的患者可以胜任较为规律、压力适中的工作。
对于症状未缓解或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暂停工作进行休养。
如果工作环境过于紧张或需要长时间专注,可能不利于病情控制。
4.自我管理与支持系统
良好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提升工作能力,包括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遵医嘱用药以及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同事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现,有社会支持的患者复发率降低约20%-30%。
通过科学治疗和合理管理,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