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睡眠不足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是真的吗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长期睡眠不足确实会提高患抑郁症的风险。睡眠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长期缺乏高质量睡眠可能对大脑功能和情绪调节产生负面影响。

1.睡眠不足对神经递质的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在调节情绪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睡眠不足会干扰这些化学物质的平衡,导致情绪波动、焦虑感增加以及抑郁情绪的加重。

2.慢性压力的累积: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处于慢性应激状态,皮质醇水平升高。持续的高水平皮质醇不仅会损害免疫系统,还会对大脑中的海马体造成伤害,海马体是负责记忆和情绪调节的重要区域,其功能下降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3.脑部可塑性受限: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更新,这是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基础。睡眠不足会削弱这种机制,使大脑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和调节情绪,增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4.身体节律紊乱: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这会进一步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而这一系统对于应对压力和维持稳定情绪至关重要。

5.交互关系的恶性循环:睡眠不足不仅是抑郁症的一个危险因素,也常作为抑郁症的症状出现。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睡眠不足可能诱发抑郁症,而抑郁症则会加重睡眠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建议成年人每晚保持7到9小时的规律睡眠,同时注意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咖啡因摄入,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以降低抑郁症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