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来缓解症状。例如,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有效。这类药物通常需要4-6周才能显现效果,治疗周期可能长达半年或更久。药物使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2.心理治疗
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治疗,对抑郁症的康复具有核心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调整消极思维模式,从而减轻抑郁情绪。每次心理治疗约持续50-60分钟,疗程通常为12-20次,有时还需结合药物治疗共同实施。
3.生活方式干预
(1)规律作息: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改善昼夜节律紊乱问题。
(2)运动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以刺激内啡肽分泌,有助于缓解抑郁状态。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3)饮食健康: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B族维生素的食物,以及均衡的膳食结构,可减少情绪波动风险。
4.社会支持与陪伴
社会支持对于抑郁症患者至关重要。陪伴者应以倾听为主,避免指责或强迫患者“振作”。鼓励患者逐渐参与社交活动,不要急于要求过多改变。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支持网络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康复速度。
5.特殊治疗手段
对于重度抑郁症,若药物和心理治疗无效,可考虑经颅磁刺激或电休克疗法。这些方法通过物理手段直接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改善症状。具体方案由专科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决定。
抑郁症是慢性疾病,治疗需要坚持且不可操之过急。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外界不当压力影响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