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了解胡思乱想的原因
胡思乱想通常与压力、焦虑、不良睡眠习惯或缺乏目标有关。例如,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会导致大脑过度活跃;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也可能引发持续的消极思考。研究表明,约20%-30%的人在某些阶段会经历这种状态,尤其是情绪敏感的人群。
2.识别并限制触发因素
尝试记录哪些情景或事件更容易引发胡思乱想,比如特定时间段、情境或话题。如果得出规律,可以主动避免这些诱因,例如减少接触负面信息或调整生活节奏。
3.采用注意力转移技术
研究显示,专注新任务可分散注意力,降低无意义的思维反刍。尝试参与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阅读、运动或学习新技能。每次持续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改善情绪。
4.练习正念或冥想
正念训练通过关注呼吸等具体事项,使大脑从消极循环中跳脱出来。每天坚持10-15分钟正念练习,不仅能帮助控制思绪,还可改善整体心理健康。
5.设定现实目标
有计划且明确的日程安排能够为生活提供清晰方向,减少闲暇时间对负面情绪的滋生作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需结合自身能力,避免不切实际的期待。
6.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胡思乱想持续时间较长,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认知行为疗法被证明对减少此类问题非常有效。
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和积极社交均对控制胡思乱想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