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标志物是什么

2025-03-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力衰竭的标志物主要是指用于评估和诊断心力衰竭的一组生物化学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B型利钠肽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

1.B型利钠肽:BNP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容量和血压。当心脏负担加重时,BNP的分泌会显著增加,因此血浆中的BNP浓度升高可作为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通常情况下,BNP水平低于100pg/mL被认为是正常的,而高于400pg/mL则强烈提示存在心力衰竭。

2.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BNP类似,NT-proBNP也是由心室释放,但其半衰期较长,更加稳定,因此更适合用于慢性病程监测。NT-proBNP的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一般来说,50岁以下的个体正常值应低于300pg/mL,而75岁以上的人群可以达到900pg/mL。

3.其他标志物:除了BNP和NT-proBNP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生物标志物,如心肌钙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钠素等,可以为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提供信息。

这些标志物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应注意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心力衰竭的进一步恶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