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诊断抽动症

2025-04-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抽动症,又称为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常在儿童期开始。快速、重复、无目的的肌肉运动或声音是其特征。早期诊断对于及时干预和管理症状至关重要。

1.临床表现: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涉及身体多个部位,如面部抽动、肩膀耸动等;发声抽动包括清嗓子、吠声等。这些症状通常每天发生多次,持续至少一年,并可能随时间变化。

2.年龄与性别:该疾病通常在5至7岁之间出现,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3到4倍。大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前后症状减轻,但部分人可能持续到成年。

3.诊断标准:根据国际疾病分类以及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存在多种运动抽动和至少一种发声抽动,症状每天发生,持续超过一年,且症状最早出现在18岁之前。

4.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过程中,必须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癫痫、亨廷顿病、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这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辅以影像学检查。

5.家族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抽动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病,孩子的风险会增加。询问家族病史也是诊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6.心理评估:由于抽动症可能伴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等共病,心理评估能够帮助识别潜在的伴随症并指导综合治疗方案。

对抽动症的正确诊断依赖于全面的临床评估和排除其他疾病的过程。通过了解其典型症状、发病年龄、性别差异以及遗传背景,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该疾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