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蹲姿增加直肠压力:蹲着时,直肠与肛门形成一个较为直接的通道,排便过程中更容易用力。这种状态下,增加了直肠和肛门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便秘时,硬结的粪块通过时会对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发出血。
2.肛门静脉回流受限:蹲姿时,由于下肢屈曲,会压迫腹部和盆底区域,导致肛门周围的静脉回流受限,使得这些血管更加充血、扩张,增加了破裂和出血的风险。
3.血管脆弱性增加:长时间蹲着或反复蹲姿排便还会使肛门周围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更易在排便时出现破裂现象。相对而言,坐姿排便会减少对肛门区域的压力,从而降低出血风险。
4.力度控制差异:蹲姿排便通常需要更多的用力,这增加了直肠和肛门附近组织的负担。而坐姿排便一般能够更好地控制力度,不至于过度挤压和拉扯肠道壁及血管,减少出血可能性。
综合以上原因,选择适当的便姿以及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以有效减轻排便过程中的出血问题,尤其在有便秘倾向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蹲姿。同时,多摄入膳食纤维、保持足够水分摄入、适当运动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和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