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发生率与易感人群:在普通健康人群中,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低。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群体中,这一情况较为常见。研究显示,约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会出现霉菌性食管炎。
2.常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到所有病例的90%以上。其他致病菌包括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但相对少见。
3.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及吞咽时的烧灼感。有些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4.诊断方法:通过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伪膜,这是霉菌性食管炎的典型特征。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也可以帮助确诊,病理切片中可见到真菌孢子和菌丝。
5.治疗方式:主要是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时间通常为14-21天,具体疗程需根据病情和患者反应来调整。
6.预防措施: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相关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早期发现和处理免疫抑制因素。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是减少霉菌感染风险的重要手段。
霉菌性食管炎虽然较为罕见,但对免疫力低下者构成显著威胁。及时诊断和适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应高度重视高危人群的预防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