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胃息肉:
1.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胃部病变,是胃黏膜表面上长出的隆起物。
2.胃息肉根据其组织学类型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和炎性纤维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3.统计数据显示,胃内息肉的发生率在普通人群中约为0.5%至6%。由于胃镜检查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数字可能会有所增加。
4.大部分胃息肉较小,无明显症状,通常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出血或贫血等症状。
胃窦疣状隆起:
1.胃窦疣状隆起是指胃窦部位出现的类似疣状的隆起病变,常由慢性胃炎或其他慢性刺激引起。
2.这种病变和胃息肉一样,一般属于良性,但需通过胃镜下活检来明确诊断。
3.胃窦疣状隆起往往伴随慢性胃炎症状,如胃痛、胀气和消化不良等。
4.在胃镜检查中,胃窦疣状隆起可表现为不规则的黏膜隆起,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
胃息肉与胃窦疣状隆起虽然都表现为胃部的隆起病变,但二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潜在风险有所不同。对于这两种病变,定期的胃镜检查和必要的病理活检非常重要,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以减少胃部病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