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心肺功能的增强:规律的跑步训练可以提高心脏和肺部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可以将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约30%。
2.促进新陈代谢:跑步可以加速体内卡路里的燃烧,帮助维持或减轻体重。同时,跑步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也会有所提升,有助于更高效地消耗热量。
3.提升心理健康:跑步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天然的镇痛和愉悦效果,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一项涵盖1000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超过75%的人在跑步后情绪明显改善。
4.强壮骨骼和肌肉:跑步是有效的负重运动,通过对骨骼的适当压力刺激,能够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跑步还可以强化下肢和核心肌群,提高整体的身体素质。
关于跑步的最佳时间,不同个体可能有不同的体验和偏好:
1.早晨跑步:有助于唤醒身体,提升新陈代谢的一天开始,同时较低的空气污染浓度也对呼吸系统有益。但是,早晨的肌肉和关节较为僵硬,需充分热身以避免受伤。
2.傍晚跑步:相比早晨,傍晚时身体机能更为活跃,肌肉和关节也较为灵活,有利于提高运动表现。研究显示,傍晚4点至8点之间的运动可以使人体的耐力、力量和柔韧性达到最佳状态。
3.夜间跑步:对于某些人来说,夜间跑步可以缓解一天的压力,促进良好的睡眠。需注意安全问题,选择照明良好的路线,并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影响入睡质量。
跑步的具体时间安排应根据个人的作息、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习惯进行调整,以找到最适合自身的运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