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风险增加:每一次吊针都潜在增加了细菌或其他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据统计,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大约20-30%与静脉注射有关。特别是在消毒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感染风险更高。
2.静脉损伤:反复进行静脉穿刺会导致静脉壁的损伤和瘢痕形成。此过程可能引起静脉炎,即静脉发生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硬结。长期频繁使用同一静脉,可能导致该静脉不可用,需要寻找新的注射点。
3.药物副作用:通过吊针输入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避免了胃肠道代谢,但其强效和快速吸收也意味着副作用显现得更快、更明显。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4.电解质失衡:一些吊针中的药物或补液含有电解质,如钠、钾等。在未精确调整剂量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引发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甚至严重的心脏问题。
5.心脏负担增加:大量快速输液尤其是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会增加心脏的容量负荷,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这种情况可能会加重心衰等心脏问题。
因此,吊针治疗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不必要的频繁使用,并尽量选择口服药物或其他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保证安全。
